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悄然拉开序幕。
1月23日,襄阳市中医医院惠民院区接到本部指令,要求尽快将惠民院区改造成隔离留观病房,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疫情就是命令,惠民院区立即行动,配合工作,改造病区,进行防护技能培训,做好准备工作,在一天之内将患者转移,病区全部腾空。在本部医务处、护理部及感控办的共同努力下,从本部调来防护用品,将病区用屏风隔为“三区两通道”,成立由本部和惠民院区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惠民院区隔离病房救治团队。自此,襄阳市中医医院惠民院区隔离病房正式成立,并正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月24日下午,还在进行防护服穿脱培训的救治团队接到电话,有一名患者马上要转过来。大家既忐忑又激动,皮肤科主任王建修和脾胃风湿科护士刘梦丽穿戴好防护用品,率先开启了隔离病房的救治工作。此后两天时间内,随着接诊患者的增加,隔离病房也迅速由一个单元扩展到3个单元,床位增加到20张。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来自惠民院区及本部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医护工作者,不顾危险,不惧艰险,不计后果,纷纷请缨,主动请战要求到隔离病房工作。脑病科副主任熊涛是第一批来到惠民院区的医生,每天下病房询问患者病情,为患者查体,与患者谈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抗疫一线40多天,默默用行动诠释了医生的职责与使命;胡晓斌作为惠民医院隔离病房诊疗救治的负责人,每日汇总查房信息进行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在科内集中讨论,提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中的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肿瘤血液病科的康朔麟、针灸科的许晓爽以及肝胆病科医生王飞,克服自身心理压力,撇下家中事物,毅然加入抗疫一线。还有曾参加过非典志愿者服务,此次再次主动请战的口腔科医师涂波,90后的皮肤科医生刘艳晓、脑病科医生王凤平,原惠民院区内科医生团队......这些平凡的医护工作者们用行动传递信念,用汗水赢得患者的认同,用勇气谱写生命的赞歌。抗疫工作枯燥、繁重而危险,由本院、惠民院区以及千里迢迢援助襄阳的宁夏和辽宁的护理姐妹组成的隔离病房护理团队每天都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其中虽然有很多的艰难困苦,但大家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在抗疫一线。穿上肥肥的防护服,捂着N95口罩,走路都觉得胸闷、呼吸困难,姑娘们笑称这样省了化妆品;戴上护目镜,眼前雾蒙蒙一片的,双手再戴双层手套,为患者静脉穿刺,基本是凭直觉来完成。为减少患者穿刺次数,护士耐心、仔细地蹲着近距离为患者寻找合适的穿刺血管,尽量减少患者痛苦;护士高芳云自嘲打针技术越来越高,能摸瞎打针了。隔离病房的工作除了正常的护理之外,还要做环境清洁消毒,平时娇弱的护士背着一二十斤重的消毒桶,每天2次病区喷洒消毒。此外,还要用浸满消毒剂的拖把清洁病区,往往一个病区拖下来,几乎要浑身湿透。很多护士在家都是独生女,常常还要踩在椅子上,掂着脚将病房空调防盗网卸下来浸泡消毒,然后再装上去,对如花似玉,说话还有点撒娇的她们来说都是头一次,但是没有一名护士退缩,大家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环境消毒,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每一项工作都认真细心地完成。团队的辛勤付出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在电话满意度调查中,隔离病房患者的满意度为100%。从隔离病房成立以来,惠民院区隔离病房的管理者就以院为家,主管惠民院区的副院长张政连续多日工作到半夜,因过度劳累导致胰腺发炎,他坚持不下火线,在医院边挂吊瓶边坚守岗位;分管护理及院感的潘小梅主任绞尽脑汁筹划隔离病区的设置,为医护人员做防护培训,协调医废转运人员,嗓子都说哑了;闫敏护士长第一批到隔离病房参与值班,随着病区扩大,她负责所有人员的饮食,物资计划及申领,每天忙忙碌碌,尽心尽力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大家笑称她是大家的“老婆子”;王欢护士长负责病区护理人员排班及病区管理,曾经连续在病房工作上十个小时。截止3月5日,惠民院区累计收治患者75人,治愈出院62人。襄阳市疫情已连续多天零新增,惠民院区还有10多名患者在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守卫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疫情终将结束,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抗疫工作中表现出的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医者精神值得所有人的学习与赞扬。(魏晓燕)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悄然拉开序幕。
1月23日,襄阳市中医医院惠民院区接到本部指令,要求尽快将惠民院区改造成隔离留观病房,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疫情就是命令,惠民院区立即行动,配合工作,改造病区,进行防护技能培训,做好准备工作,在一天之内将患者转移,病区全部腾空。在本部医务处、护理部及感控办的共同努力下,从本部调来防护用品,将病区用屏风隔为“三区两通道”,成立由本部和惠民院区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惠民院区隔离病房救治团队。自此,襄阳市中医医院惠民院区隔离病房正式成立,并正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月24日下午,还在进行防护服穿脱培训的救治团队接到电话,有一名患者马上要转过来。大家既忐忑又激动,皮肤科主任王建修和脾胃风湿科护士刘梦丽穿戴好防护用品,率先开启了隔离病房的救治工作。此后两天时间内,随着接诊患者的增加,隔离病房也迅速由一个单元扩展到3个单元,床位增加到20张。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来自惠民院区及本部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医护工作者,不顾危险,不惧艰险,不计后果,纷纷请缨,主动请战要求到隔离病房工作。脑病科副主任熊涛是第一批来到惠民院区的医生,每天下病房询问患者病情,为患者查体,与患者谈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抗疫一线40多天,默默用行动诠释了医生的职责与使命;胡晓斌作为惠民医院隔离病房诊疗救治的负责人,每日汇总查房信息进行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在科内集中讨论,提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中的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肿瘤血液病科的康朔麟、针灸科的许晓爽以及肝胆病科医生王飞,克服自身心理压力,撇下家中事物,毅然加入抗疫一线。还有曾参加过非典志愿者服务,此次再次主动请战的口腔科医师涂波,90后的皮肤科医生刘艳晓、脑病科医生王凤平,原惠民院区内科医生团队......这些平凡的医护工作者们用行动传递信念,用汗水赢得患者的认同,用勇气谱写生命的赞歌。抗疫工作枯燥、繁重而危险,由本院、惠民院区以及千里迢迢援助襄阳的宁夏和辽宁的护理姐妹组成的隔离病房护理团队每天都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其中虽然有很多的艰难困苦,但大家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在抗疫一线。穿上肥肥的防护服,捂着N95口罩,走路都觉得胸闷、呼吸困难,姑娘们笑称这样省了化妆品;戴上护目镜,眼前雾蒙蒙一片的,双手再戴双层手套,为患者静脉穿刺,基本是凭直觉来完成。为减少患者穿刺次数,护士耐心、仔细地蹲着近距离为患者寻找合适的穿刺血管,尽量减少患者痛苦;护士高芳云自嘲打针技术越来越高,能摸瞎打针了。隔离病房的工作除了正常的护理之外,还要做环境清洁消毒,平时娇弱的护士背着一二十斤重的消毒桶,每天2次病区喷洒消毒。此外,还要用浸满消毒剂的拖把清洁病区,往往一个病区拖下来,几乎要浑身湿透。很多护士在家都是独生女,常常还要踩在椅子上,掂着脚将病房空调防盗网卸下来浸泡消毒,然后再装上去,对如花似玉,说话还有点撒娇的她们来说都是头一次,但是没有一名护士退缩,大家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环境消毒,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每一项工作都认真细心地完成。团队的辛勤付出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在电话满意度调查中,隔离病房患者的满意度为100%。从隔离病房成立以来,惠民院区隔离病房的管理者就以院为家,主管惠民院区的副院长张政连续多日工作到半夜,因过度劳累导致胰腺发炎,他坚持不下火线,在医院边挂吊瓶边坚守岗位;分管护理及院感的潘小梅主任绞尽脑汁筹划隔离病区的设置,为医护人员做防护培训,协调医废转运人员,嗓子都说哑了;闫敏护士长第一批到隔离病房参与值班,随着病区扩大,她负责所有人员的饮食,物资计划及申领,每天忙忙碌碌,尽心尽力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大家笑称她是大家的“老婆子”;王欢护士长负责病区护理人员排班及病区管理,曾经连续在病房工作上十个小时。截止3月5日,惠民院区累计收治患者75人,治愈出院62人。襄阳市疫情已连续多天零新增,惠民院区还有10多名患者在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守卫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疫情终将结束,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抗疫工作中表现出的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医者精神值得所有人的学习与赞扬。(魏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