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部120救护车司机余刚,是一名98年退役的老兵,虽然身上的橄榄绿变成了天使白,手中的钢枪换成了方向盘,但是他满腔的热血从未改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再次冲到了战斗一线,承担起发热患者的转运及防护物质的运输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战士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繁重而又高风险的转运工作,余刚没有一丝退缩。狭小的空间、密闭的车厢、近距离的接触,对每一名急救人员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这是一场硬仗,考验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锤炼的是持续作战的战斗意志。他驾驶救护车同时间赛跑,只为以最快的速度把患者安全送达。为了防止护目镜产生雾气影响视野,余刚在驾驶过程中,全程摇下车窗玻璃,凛冽的寒风吹散了雾气,隔着防护服也吹得人透心凉。在安全完成转运任务的背后,往往是一直工作到凌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劳累,甚至顾不上吃一口热饭。
随着疫情进一步扩散,医院防护物资进入极度紧缺状态。在疫情防控期间,余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和同事们10余次辗转多个省市,驱车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运回防护物资。随时接到命令,随时就出发,渴了就喝口冷矿泉水,饿了就啃块面包,日夜兼程,只为把最紧缺的防护物资第一时间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一个多月以来,余刚没有回过一次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面对病魔,他从未畏惧,提及家人,这位退役老兵却忍不住落下泪来。作为家中独子,年迈的双亲他无法尽孝;作为父亲,马上要参加中考的女儿他无法关心,他愧对父母,愧对孩子。但是,国家有难,“若有战,召必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是脱下军装却永葆军魂的人民战士,是分秒必争与病魔竞速的幕后英雄。(付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