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值得所有人深深地留在记忆里。大年三十,药学党支部书记黄德红接到的电话是“火速到院,组织中药预防方生产”。疫情就是命令,一线就是战场,药品就是弹药,中医药威力已经得到众多专家印证。“排除一切困难,也要保证一线的药品供应和保障”,在党支部黄德红书记的带领下,中医药保障小组成立了,党员们纷纷请战,要坚决做好为医院的中医药特色诊疗、药品供应、消毒用品保障等保驾护航,疫情防控一线的药品供应、消毒用品保障都变得井然有序。【中药预防方,发挥中医药优势】1月24日,接到市防疫指挥部的指示,药学党支部立即接受了医院开始积极筹备中药预防方生产的命令。当晚制剂室、药库连夜加班生产出第一批预防方合剂3000余瓶,供应全市市民,以满足市民需要。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积极组织6名专家在国家、省卫健委推荐方的基础上,研讨组方了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方Ⅱ号,供轻症或轻微症患者服用。由于需求量大,饮片、包装材料库存不足,中医药保障小组立即联系供应企业,从河南、英山、随州等地调回大量原料及包材,组织力量加班加点生产。除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批量生产外,另增加四个夹层锅同时生产,日产量近4000瓶。疫情生产期间,支委焦玉每天忙碌于生产与检测,和制剂室同事一道坚决为生产供应提供强有力保障,并协调总务科多方筹集供应标签,亲自上门去取。疫情期间,累计生产Ⅰ号方2万余瓶,Ⅱ号方近4万瓶。同时,医院组织相关专家自拟新冠肺炎熏蒸方及发热病区患者服用中药,由住院中药房负责每日的调配,煎药室负责煎煮并配送到隔离病区、感染病房。疫情期间,在药学党支部的引领下,为住院患者煎煮配送新冠肺炎熏蒸方1300余服、口服中药2700服,让所有住院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中医药的贴心救治。门诊中药房为一线医务人员发放预防方免煎800余服,配方颗粒1000余盒。在这场疫情中,中医药预防与治疗临床评价凸显,全面展现出显著疗效和文化内涵。
▲疫情期间调配中药

▲煎煮中药熏蒸方
【全力以赴,为药品供应保障】 疫情来袭过于突然,时间紧任务重,供应厂家多已放假,药品供应难度较大。中医药保障小组在接收到临床用药需求时,第一时间联系供应企业,或者多方发布用药需求,药品到院后,快速通知使用科室,或安排人员配送。“调配人员不够,党员带头上”,书记、支委亲自督阵,党员王丹、李庆峰、司应明、夏露等坚守岗位细心调配,精心熬制,送药到病区,保证患者第一时间服用中药汤剂。有病区紧急用药申请时,党员邓禄新在妻子生子住院期间,主动请缨每天向上级部门报送药物信息,并送药到隔离病区。
【同舟共济,为一线消杀保障】 针对全院各科室对消毒用品需求量增大,中医药保障小组积极联系多家企业及药厂筹备,全科党员干部职工同舟共济,上门拉货、搬运、卸货、入库,已为临床一线发放75%酒精、含氯消毒片、84消毒液等近3万瓶(箱),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累,为一线保障服务都感到浑身的力量使不完。


【党员双报到,争当社区志愿者】 繁重的临床药品供应任务,党员们争先恐后,可他们觉得还不够,只要有时间,无论中午还是晚上,王兵娥、李林、焦玉、肖晏婴、万宏、王琴等在襄的党员都主动到社区参加门岗值班、全民测体温、人员劝返、社区消杀、发放粘贴宣传单等2次以上双报到志愿活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而无私奉献绵薄力量。
【守望相助,爱心捐款献真诚】 医院“隔离病毒 爱心传递”疫情防控爱心捐款活动,在药学党支部组织下,科室80名党员职工积极响应,捐款共计7800元。一颗颗爱心表达一份份真情,守望相助,凝聚无穷力量,美丽家园我们一起战斗和守护。(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