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重症医学科援“疫”护理团队: 冲锋在前 “硬核”担当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09 浏览:

作为承担着全院危重患者救治工作的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任务更加繁重。在科主任卓道勤、护士长焦丽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服从指挥,加班加点,科学高效完成各项诊疗及护理工作。

2月8日,随着疫情的严峻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增加,医院感染科成立了重症监护病房,需要抽调一部分重症监护学科护理人员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而此时,护士长焦丽自年前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为了支持抗疫工作,她以医院大局为重,优先向感染科支援一支优秀的抗疫护理团队。

在感染科重症监护病房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被感染的风险要比普通病房高很多。接到任务后,重症医学科的各护理组长率先请战,张静、胡启帆第一批加入,随后宁永刚、符翔、马茵、艾丽、王晨星、葛满也无惧危险,积极参战,加入到这支肩负特殊使命的队伍中来。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是医院护理队伍中最精锐的“王牌军”,她们对呼吸机的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及动脉置管等极为熟练,在抢救中与医生配合“游刃有余”,在生活护理方面也毫不含糊。有两个重症患者因疾病原因,大小便都在床上,刚刚进入隔离病区的她们一遍一遍帮助处理大小便,清理干净身体,直到患者病情好转。

病房里,69岁刘奶奶(化姓)病情最重,一撤离呼吸机,马上指脉氧就下降到90%以下,为此,刘奶奶非常恐惧、焦躁,不停地发脾气,对治疗抱有消极态度。作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马茵深知,医护再努力,但如果刘奶奶情绪不稳定,不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很难向好的方向发展。为了和刘奶奶沟通,马茵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隔着厚厚的口罩在刘奶奶耳边不厌其烦地鼓励、劝解。更多的时候,大家会在治疗与护理后,握握刘奶奶的手,给她信心与鼓励。经过共同的努力,刘奶奶的病情持续好转,心情也越来越好,眉头舒展开来,有信心并且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目前,经过精心护理,病区已有4位重症患者、1名患者康复出院,2名患者已经顺脱掉呼吸级,情况最危重的1名患者精神、食欲也较前明显好转。

    隔离重症病房和普通的重症病房不一样,在这里每班工作6小时,而穿脱隔离服和交班就需要2小时,8个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穿着隔离服又闷又热,任何的精细治疗及操作在这里都不是特别方便,很多的治疗需要高效、准确,因此在隔离重症病房上班更累,压力更大。尽管有压力有困难,付出较平常更多的体力精力,每每看到病人治愈出院,浑身疲惫的护士葛满还是觉得值得。

宁永刚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次她作为丈夫强有力的后盾,在医院正常工作,还要照顾6岁的女儿。每当有空的时候,宁永刚就和女儿视频通话,看看女儿,提醒她别忘了上网课,打卡学习;符翔的女儿拍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女儿提醒妈妈要做好防护,救治更多的病人……看着懂事的女儿,符翔潸然泪下;王晨星的爸爸在视频中看到儿子鼻子上的破溃和额头上的压痕时,心疼不已。

都是血肉之躯,都是家有父母,也都是为人子女,一场疫情让她们以特殊的方式站在防疫最前线,站在最繁忙最危险的地方,以柔弱的肩膀担起了抗击病魔重担,用瘦弱的身躯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疫情面前,她们选择了勇敢逆行,选择了无私无畏,选择了坚守和担当,选择了苦中作乐,把最坚强、最温暖、最有力量的一面留给了患者,把最危险、最痛苦、最不堪的一面留给了自己和亲人,默默奉献,履职尽责,是疫情一线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疫情一线扛起“硬核”担当的钢铁战士。(艾丽 魏晓燕)

上一条:举党旗亮党徽 打头阵当先锋 ——襄阳市中医医院惠民

下一条:​辽宁省支援湖北襄阳前方指挥部慰问一线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