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鼻咽拭子采样小组:在离深渊最近的地方正视深渊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2-18 浏览: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采集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才能完成,在疫情突发后,襄阳市中医医院立即成立鼻咽拭子样本采集组,坚决配合明确诊断、防控疫情工作。疫情预警就是战斗的“集结号”,张敏、李高丽、程芳娇三人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加入抗疫队伍,不怕困难、不惧危险,作为鼻咽拭子采样人员,站在了最危险的岗位上。

   大年初三,张敏接到医院紧急通知,负责成立非感染病区鼻咽拭子样本采集小组,经过严格培训采集规范要求、掌握防护服等用具的使用、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全流程消杀要求后,当天就投入工作并采集5份样本。后续随着疫情发展,逐渐增加了采样区域及采集例数,最多的一天采了56份样本。

   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在采集鼻咽拭子样本工作上实施“属地管理”,规定感染病区各自管理各自区域,患者在哪个区域就由哪个区域的护理人员采样,避免频繁的进出造成防护用品的浪费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她们三人作为非感染病区鼻咽拭子样本采样小组在工作中时刻严阵以待,按照感控办及专家组会诊后梳理出来的采样名单进行鼻咽拭子采样,其中发烧患者、CT有异常改变的患者作为重点监控对象,部分患者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二次采样。

   因患者就诊时间不定,所以采样工作的时间也不能固定,每次采样都需要三个人一起完成,一人采样,一人配合,一人负责消杀和现场指导以及外联,每天连轴转式地工作10小时左右,持续无休。按照工作流程,小组每天都需要在下午3点之前完成全院所有非感染病区的鼻咽拭子样本采集工作,保障所有标本准时交接给检验科,才能确保当日采样当日出检测报告。

   时间紧迫!为不耽误每一位患者,小组通常都是完成所有采样工作后才能吃午饭,或者是上午采样完毕后,20分钟吃饭休整,立即换装开始第二轮采样。穿上厚重又不透气的防护服,帽子、口罩、护目镜、面屏、手术衣加防护服、鞋套、胶鞋、双层手套,这一套装备下来,行动不便,呼吸沉闷,动辄就是一身汗,防护眼镜起雾,经常会看不清,为了预防起雾,她们在眼镜内壁涂抹洗手液防雾,但两小时采样下来,眼睛里的汗水和雾气积存的水都流到了眼睛里,等采样回来解除防护后,每个人都晕头转向,脸上的汗水和勒痕清晰可见。

   鼻咽拭子标本的采集伴随着高风险,为确保采样过程符合标准,采样人员需要三级防护,尽管如此,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采集样本时,需要从鼻腔和咽喉部采集体液标本,鼻腔采集容易刺激患者打喷嚏,咽部采集必须触发患者的恶心反射,每一次采样,采样人员都相当于经历一场“飞沫风暴”,感染病毒的风险非常大。如果操作不好,棉签到达的位置不够,或者棉签转动的角度不够,都会影响采样的结果。尽管面临着风险,但她们依然细心地完成每一步操作。为能提取有效的鼻咽拭子样本,对一些不太配合的患者或者是孩子,她们还经常需要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只有患者的良好配合,才能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准又安全地完成。

   鼻咽拭子采样工作艰辛而又危险,张敏却说:“疫情当前,没有预演和彩排,我们不是超人,也会恐惧,但职责所系,每个人都在努力应对,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明知危险,我们也会坚持到底,总会有战胜疫情的那一天的。”她们,是离深渊最近的人,但她们没有退缩,正视深渊,用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大家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抗疫防护墙。(廖子强)


上一条:左明晏:坚守信仰“疫”无反顾

下一条:“中医方案”战新冠肺炎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