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热门诊是医院疫情筛查的前哨,因而承担着比普通科室更大的工作压力。进驻发热门诊近一个星期的周海莺,曾经两度写过请战书。17年前,非典肆虐,刚刚上班的周海莺,一腔热血,临危请命,并作为襄阳市中医医院第一批支援者,来到市传染病院非典疫情一线。17年后,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作为一个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普泌外科护士长,周海莺再次递上请战书,主动请缨,参与疫情一线救治。提及再次请战的原因,周海莺平静地说,“姐姐一直在武汉疫情一线,我想和她并肩战斗,鼓劲加油,共抗疫情”。
进驻发热门诊后,由于疫情扩散,病人持续增多,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剧增,除了繁重的工作压力,更让人周海莺和她的同事们难以承受的是来自于环境、患者等隐形的精神压力。
因为不能按时下班,周海莺常常凌晨1点还奔走在空无一人回宾馆的大马路上,而且由于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身着隔离套装,导致下班后嘴唇起皮,脸上全是口罩勒出的痕迹,几乎毁容,只能靠下班后疯狂喝水,尽量吃饭,补充能量,保存体力。因为隔离及压力等原因,周海莺失眠过,情绪低沉过,最严重时候,一晚上只有3个小时的睡眠,但只要太阳升起,只要面对病人,面对工作,她依然会满血复活,激情满满。
如果说周海莺17年前的支援是职责所在,无知无畏,一腔热情使然,那么17年后的支援,周海莺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以身为盾,拿命在拼。
在疫情面前,他们可能是患者叫不上名字、全副武装的普通医生护士,但在他们的身后,在浓缩的小家,他们是儿女、是父母,是家人心心念念的唯一牵挂和依靠。虽然亲情羁绊,虽然工作繁重,虽然困难重重,虽然的压力巨大,但所有的这些,都丝毫不能阻挡这群白衣战士抗击疫情的决心与步伐,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无惧生死,逆疫情而行,是疫情面前最美的白衣战士,也是疫情面前最美的逆行者。(魏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