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沙市第六届中国出血大会上,襄阳市中医医院荣获“中国出血中心联盟”授牌,成为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理事单位。


严重出血所导致的死亡一直是全球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通常,患者从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到死亡的时间约为2小时,如果能够早期识别评估,快速反应,积极止血输血,就能及时逆转这种致命性失血所导致的死亡,为解除患者的原发致病因素争取更多时间,因此,建立出血性救治体系非常重要。
近年来,襄阳市中医医院高度重视出血性疾病的救治和防控工作,为推进出血中心建设,成立出血性疾病多学科救治团队(MDT),并建立了门诊疑难疾病多学科会诊中心。针对相关性疾病开启“快速、微创、精准、高效、协作、共赢”的出血急救模式,严格规范出血疾病的救治流程,通过多学科救治团队会诊、合作,在第一时间精准明确出血部位和控制出血,使过去不可控的致命性大出血变成可控、可治,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赢得救治时间,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同时联合120急救中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强化院前急救、远程会诊、快速安全转运等,实现医疗急救无缝衔接,进一步打通患者生命救援“高速路”,跑出患者救治“加速度”,为出血性疾病患者赢得抢救时间,进一步提升出血性疾病综合救治水平。
襄阳市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余志勇表示,此次成为“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的理事单位,既是医院学科实力的体现,也是多学科联合诊疗优势的彰显。医院将持续推动多学科协作模式,充分发挥本区域该专业的辐射作用,持续健全和完善出血救治体系,不断提升出血性疾病综合医疗救治能力,推进出血性疾病救治和防控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为患者提供规范、精准、高效的出血性疾病诊疗方案,为守护患者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第六届中国出血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联合主办。中国出血中心联盟本次遴选了22家具有较强学科辐射能力和综合实力、具备规范诊疗体系的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新增联盟单位,发布了《三级医院出血中心建设指南》《出血中心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出血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等多个出血性疾病诊疗指导性文件,为出血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关键依据。(陈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