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机器人辅助定位 为手术装上“瞄准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

近日,襄阳市中医院创伤骨二科应用机器人辅助系统扫描定位后,成功为骨盆骨折患者精准打上两枚固定螺钉,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骨伤手术临床精度可达 0.1 毫米以内。

家住樊城的聂大叔(化名)今年85岁,去市场买菜途中不幸被车撞伤,导致全身多处损伤,因剧烈疼痛而无法动弹的聂大叔被家人送往襄阳市中医医院紧急救治。

该院创伤骨二科主任医师孙志波接诊了聂大叔,经过详细的查体以及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聂大叔全身多处骨折,其中骨盆骨折较为严重,右侧髋臼骨折,双侧耻骨上支骨折,右侧骶髂关节分离,由于骨盆内分布许多重要脏器以及血管神经,对于手术操作精准度要求极高,否则极易伤及周围神经血管或盆腔脏器,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创伤大、耗时长、手术风险高,显然不适用于像聂大叔这样多处创伤的患者。综合其病情,孙志波所率领的创伤医疗团队经过反复推敲,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对其进行“骨盆骨折闭合复位贯穿骶髂螺钉加右侧前柱螺钉固定手术”。

术中孙志波首先将定位追踪器安置在患者髂棘合适位置上,再把C型臂X光机透视所得患者骨盆影像资料导入手术机器人中,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算法将影像图片与骨盆实体情况进行精准配对,并在显示器上规划好骶髂螺钉位置、长度以及角度,最后孙志波在定位套筒的导航下准确无误地将骶髂螺钉植入患者体内。术中全程通过机器人监视下调整角度,所有参数都经过算法精密推演,临床精度可达 0.1 毫米以内。从而可达到快速定位、精准植入、切口仅用1cm,术中出血量小,手术安全顺利。术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骨折所引起的疼痛已明显减轻。

孙志波介绍,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在机器人实时显示下完成骨折复位、智能规划、辅助置钉的可视化操作,机器人定位导航精准度可达“毫米级”,使手术更简洁化、精准化、规范化,其优势在于能够减少透视次数、减小辐射危害,同时也降低人为误差,治疗更加安全可靠。创伤骨二科始终立足于临床,坚持科研创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科室日常的手术开展过程中,实现了精准手术、智能化手术和微创化手术完美结合。(张俊松杨星洲)

 

上一条:【弘扬中药文化 彰显药师风采】襄阳市中医医院开展世界药师节系列活动,传播安全用药新风尚

下一条:高龄不再是腰椎手术“禁区”,微创术让九旬老人摆脱十年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