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阳市中医医院王洪军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举行“问道苏皖取真经 博采众长促传承”为主题的专题系列学习会。会议分享了工作室成员赴安徽省中医院朋汤义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及江苏省中医院全国老药工技艺传承学习班的学习心得。副院长王建修参加会议,并就“如何借鉴先进经验、赋能本土传承”与工作室成员进行深入研讨和规划。
学习会由王洪军及赴苏皖两地研学的工作室成员主讲。工作室成员刘敏、代云要、郑婧首先向大家分享赴朋汤义老药工传承工作室的学习心得。他们详细介绍了全国老药工朋汤义深耕的“徽派中药炮制”学术流派精髓,以及“中药望闻问切”理论体系在临床中药学中的实践应用。朋汤义团队将“师带徒”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系统化、可复制、可考核的传承模式,以及在传统炮制原理现代阐释方面的科研探索,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守正”与“创新”的辨证统一。会上还重点讲解了徽派特色炮制技艺的关键参数与质控要点,让大家对其基于新安医学理论打造的传承模式有了深刻的认知。
工作室成员王洪军、肖晏婴、赵映波、宋侨分享了江苏省中医院之行的见闻及心得。江苏省中医院以“名医名方、道地药材、优选工艺、智能制造”打造“省中药、良心药、放心药”,在全国30个省份种植200个道地药材约35万亩,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品质;加强医院名医验方的深入挖掘和应用,优化升华,自主研发,生产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及胶囊、片剂、颗粒剂等现代剂型28种200余个院内制剂,实现了由传统制药向智能制药的转型升级。该院“学经典、用经方、看药性、全制剂”的理念,展现了龙头中医医院在临床上理法方药的标杆思维。
“如果说江苏之行让我们看到了中医院的智能化,那么安徽之行则让我们触摸到了中医药深厚的传承底蕴,即对中药本真和匠人精神的深度挖掘与传承。”王洪军表示,工作室将以此为契机,融合“现代化管理”与“深层次传承”双重智慧,走出一条兼具规范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的发展之路,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振兴贡献更多基层实践样本。
副院长王建修指出,通过苏皖两地的学习和交流,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深厚的传承底蕴和智能化发展理念,希望工作室成员汲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和地域特点,加强在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临方制剂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规划发展,并与王洪军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的独特技艺相结合,培养高素质中药人才、提升中药学服务质量、强化中药学科建设,形成具有“襄阳特色”的中药技术和服务新模式。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共同推动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药学部 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