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学术年会在襄阳召开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发布时间:2023-07-13 浏览: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宁宇、周肃陵)为传承、融合、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的理念,7月8日,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学术年会首次在襄阳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及襄阳市中医医院承办。

本次学术年会邀请到襄阳市卫健委副主任樊伍峰、湖北省医学会组织部及会务部主任张云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梅教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谢忠建教授、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杨茂伟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邵增务教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彭昊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刘勇教授、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刘佩玲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顾问沈霖、第三及第四届主任委员郭晓东教授、第五届主任委员熊蠡茗教授及省内外200余名骨质疏松相关专业代表参加会议,围绕骨质疏松领域的最新进展、基础研究,典型病例等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现场。 通讯员 供图

学术年会开幕式由襄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皮红林教授主持,襄阳市卫健委副主任樊伍峰、湖北省医学会组织部及会务部主任张云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梅教授、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顾问沈霖教授及第五届主任委员熊蠡茗教授分别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鼓励分会同仁发扬光荣传统,做好学术工作、基层工作和青年人才培养,为湖北骨质疏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今年是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20周年,沈霖教授作为首届和第二届主任委员,对于参会的领导、上级学会和兄弟学会专家们表示感谢。他特别回顾了湖北省骨质疏松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先后参与分会工作的各位专家表示了感谢,邀请与会专家共同为湖北省骨质疏松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开幕式上,还播放了历任分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的祝福视频,本次会议未能参会的前任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林教授、湖北省中医院向楠教授、武汉市第三医院赵光教授等也在视频中对分会成立20周年表达了祝贺和期望。

学术交流环节,北京协和医院李梅教授总结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量评估》的思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谢忠建教授分享《2023年国际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会议精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茂伟教授分享《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预防》心得体会;武汉协和医院沈霖教授就《中药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作讲解;武汉协和医院邵增务教授结合病例、图文并茂介绍《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治疗》进展等前沿技术;武汉同济医院李锋教授讲解《伴骨质疏松脊柱疾患手术治疗策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湖北省人民医院彭昊教授介绍《骨质疏松患者关节置换若干问题》,武汉协和医院刘勇教授以《重视衰老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所引起的严重问题》为题介绍自己的心得,熊蠡茗教授介绍《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松骨折中的应用》。

为提高基层骨质疏松诊疗水平,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基础教程环节,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部战区总医院刘曦明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邹小娟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高凌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建平教授、湖北省中医医院何承建教授、华润武钢医院林萱教授等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委结合临床经验,就骨质疏松诊疗相关基础问题做了详尽讲解。

大会闭幕式上熊蠡茗教授总结会议情况,他表示,本次会议收到投稿超过40篇,参会人员200余人,报告题目38个,涉及到骨质疏松基础知识,中医中药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临床应用及案例,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前沿进展,机器人及3D打印等骨质疏松骨折治疗先进技术,是一次面向基层的学术盛会。会议期间,以大会执行主席皮红林教授为首的筹备团队,齐心协力,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20年来,在历届分会努力下,为湖北骨质疏松事业建立起团结有力的团队,推动骨质疏松知识的普及,塑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并发表多项学术成果,参与多项重要指南的制定,为湖北省骨质疏松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在本届分会团队的努力下,一定能够继往开来,再谱华章。

皮红林教授指出,襄阳市中医医院为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湖北省中医骨伤医疗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骨伤科医院、湖北省骨伤科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医院在骨质疏松方面承担了湖北省的课题并自制出强筋壮骨的中药,为众多中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次会议顺利召开,为襄阳市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的治疗搭建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省内外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进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专业、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上一条:快递小哥出汗太多 一觉醒来竟然“瘫痪”了

下一条: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