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暨“儿童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学习班”在襄阳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6 浏览:

913日,由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湖北时珍实验室联合主办,湖北省中医院与襄阳市中医医院共同承办的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暨儿童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学习班在襄阳召开。会议邀请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华、襄阳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逢贵、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建忠、襄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皮红林、襄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潘睿参会,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儿科知名专家委员和儿科同仁近200人参会,会议由襄阳市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余志勇主持。

会议开始,皮红林首先致辞并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肯定了本次会议是推动中医儿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襄阳市中医医院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将全力做好会务服务,保障会议顺利召开。随后刘建忠、杨逢贵、王华分别致辞,对会议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给予高度评价,期待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湖北省中医儿科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授课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周建华教授就“生长激素在CKD儿童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详细阐述,重点指出应重视生长发育障碍的管理,最大程度改善患儿的长远预后;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建忠教授以“中医药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疾病临床实践”为题,指出了整体医学观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形成覆盖-诊疗-干预的全链条服务闭环,持续健全儿童服务体系;湖北省中医院刘晓鹰教授以“营卫理论在儿童IgA血管炎肾炎相关肾病的临床”为主题,提出了生命活动的发生,离不开营卫的和谐,营卫是人体阴阳的自然科学基础;襄阳市中医医院刘素文教授以“经方合方在儿科临床运用”为题,就鼻炎、抽动症、呼吸系统疾病等儿科疑难杂症进行深入分析和临床经验传承。武汉市中医院蔡建新教授以“儿童慢性咳嗽的态靶辨治思路探讨”为主题,提出治标之时,当辨其因,勿忘调气,治本之时,当以调理脾肺为主,勿忘补气,未病之时,不离治本之法,顺其时令,以药食调养之;武汉儿童医院熊小丽教授以“川崎病诊治注意点”为主题,从川崎病的实例来阐述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武汉市一医院王娜教授以“婴幼儿颅形异常的识别与处理”为主题,提出为防止颅形异常的发生,从新生儿期开始,就应该注意矫正婴儿睡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偲教授以“肠道微生物与儿童线性生长”为主题,指出儿童生长发育离不开健康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可以影响儿童骨骼生长发育,母乳可促进生长发育;荆门市中医院沙帮武主任以“中医外治法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运用”为主题,提出矮小症、性早熟及肥胖三者相互关联,中医药通过辨证分型,结合内服外治和生活方式干预,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早期干预可有效缓解骨龄进展,改善生长速率,调节内分泌代谢,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恩施州中心医院向正可主任以“遗尿症的中西医诊治思路”为主题,以温肾、健脾、补肺为主要治法,兼顾“固涩、醒神”强调“辨证论治”,突出“整体调理”与“个体化治疗”,注重生活调理与心理疏导;宜昌市中心医院陈思瀚主任以“基于两型三期疗法的儿童腺样体肥大全周期门诊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提出诊前科普宣教-诊中规范治疗-诊后跟踪四防的全过程健康管理体系,形成覆盖疾病干预全周期的服务模式。

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彭峰介绍,此次学术会议立足社会需求,聚焦儿科行业热点、难点,围绕儿童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医药在儿科中医发展的新路径。本次年会为省内中医药儿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中医药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也是提高儿科中医适宜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培养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襄阳地区儿童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进而为儿童的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亢留敏 杨星洲)

下一条:襄阳市中医医院举办市继续教育项目“儿童体重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