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染汉江畔,学术新风聚东津。9月19日,襄阳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多学科协作下甲状腺疾病精准诊疗》培训班在东津新区民发瑞际酒店召开。此次活动由襄阳市中医医院主办,特邀省内外内分泌领域的知名专家,聚焦甲状腺疾病多学科精准诊疗与糖尿病慢病管理等热点议题展开学术对话。来自襄阳市各县(市、区)近百名内分泌专业医学同仁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襄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育葵在致辞中强调多学科协作在内分泌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指出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他表示,本次会议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襄阳地区内分泌学科迈向“精准化、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襄阳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委会主任委员胡然在致辞中回顾了多年来的工作成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精准治疗的协作,构建更高效的甲状腺病诊疗网络。

学术报告环节,湖北省中医名师向楠教授以《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风险管理》为题,提出“防-控-治”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路径,强调早期中医药干预在延缓并发症中的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雁教授以《同济垂体MDT联盟:疑难垂体疾病诊疗创新与区域分级诊疗实践》为题,精彩呈现了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在垂体疾病中的应用实效,为地市级医院开展复杂内分泌疾病诊疗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湖北中医药大学陈继东教授、周广文教授,分别就2024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要点和《2型糖尿病缓解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从国际指南到本土实践,清晰勾勒出逆转糖尿病的新途径——更注重中医药在代谢病整体调控中的作用。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兴建院长结合临床案例,生动展示微波热消融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全面应用与疗效评估;襄阳市中心医院徐少勇主任梳理了2024年度糖尿病药物治疗与技术新进展;襄阳市中医医院胡然主任、施唯主任、罗亚锋主任、冯文煦副主任医师分别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减重路径设计、甲状腺微波消融策略、固定复方制剂(FDC)的临床优势、GLP-1RA与SGLT2i联合治疗等角度,呈现了医院在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中的系统化、创新性探索。
会议现场气氛活跃,与会者踊跃提问。多学科协作(MDT)成为贯穿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管理全程的高频关键词。参会同仁纷纷表示,专家既有“顶天”的前沿理念,又有“立地”的临床实操,让人受益匪浅。


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委会主任委员胡然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术交流与临床实践的零距离结合,更是一次区域内分泌诊疗力量的整合与动员。他呼吁各医疗单位继续加强合作,持续推进专病数据库建设,真正让“精准诊疗”和“多学科协作”理念落地生根、惠及患者。(谢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