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市继教项目“造口护理中医融合与人文培训班”在襄阳市中医医院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

为促进造口护理向标准化、中医融合与人文关怀并重发展,11月2日,襄阳市中医医院举办“造口护理专科发展的中医融合与人文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襄阳地区多加医疗机构的近100名造口护理专家及骨干参加,共同探索造口护理发展新路径。

开班仪式上,襄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育葵在致辞中强调,造口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分支,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融合与人文关怀是突破当前护理瓶颈、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所在,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大家能将所学所思转化为临床改善患者健康的实际行动,为襄阳地区造口护理队伍注入新的专业动能。

本次培训聚焦造口护理的规范化、专业化与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专家们围绕理论指引、标准解读与实践应用等维度展开系统讲解。

襄阳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刘瑜以《浅谈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为题,阐释了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核心的个性化护理路径,涵盖施术、施药、施膳、施教与施养等方面,结合传统护理技术与临床案例,展现了中医在造口护理中的独特价值,为学员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襄阳市中心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护士长王玉珍对《肠造口分级及分型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系统梳理了“缺血性坏死”“刺激性皮炎”等常见并发症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与分级标准,帮助大家建立清晰的识别框架,为精准护理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三病区护士长王琦分享了《生命续航计划:基于造口患者旅程的门诊延续护理》,从患者视角出发,通过个案管理追踪患者从住院到居家的全过程,并借助规范流程确保操作一致性,充分展现了延续护理的深度与温度,凸显了个案管理与规范支撑的紧密结合。

襄阳市中医医院大外科护士长郭莉围绕《成人肠造口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强调了标准化操作在保障患者安全中的核心作用,明确了造口定位、底盘佩戴与渗漏预防等关键环节,并结合临床实际,指出精准测量与皮肤保护等细节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襄阳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护士长金玲以《造口有道・三脉合一》为题,分享了中医与人文双引擎驱动下的护理实践经验。一方面通过中医技术赋能、专项学组培训、“1+3”家庭支持与全程化管理,推动中医与造口护理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构建“五位一体”人文关怀体系,依托患者档案、定期随访与健康讲座等方式,关注患者心理与社会适应,探索护理标准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发展路径。

襄阳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国际造口治疗师刘红通过《“分”后重生,“离”外关怀》的个案分享,展示了一例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实践,运用伤口评估工具精准判定黏膜分离程度,采用湿性愈合疗法促进创面修复,既体现了专业技术的促愈价值,也融入了心灵关怀的温度,为类似临床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会议最后,金玲通过本次培训明确了造口护理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以标准化筑牢安全基础,以中西医融合打造特色优势,以人文关怀彰显护理温度。此次培训为区域同行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希望此次培训能有效促进规范化造口护理技术的推广,期待大家能够学有所成,开启属于自己的造口专业护理新篇章。(金玲、杨莉)

下一条:襄阳市中医医院成为“中国西部毛发医学专病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