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警惕吃出来的“春节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11 浏览:


 

   (通讯员赵静)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频繁,鱼肉美食诱惑不断。殊不知,在市民大快朵颐、把酒言欢之际,消化系统会成为春节美食的“重灾区,常见的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异物等都会接踵而来。

消化道出血

   春节期间气候寒冷,低温会促使血管收缩,使血管内压力升高,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特别是原本就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胃炎、消化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如果在春节期间熬夜玩乐、持续劳累及饮食不当,比如进食质硬、辛辣、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大量饮酒、进食过快及过量等,都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那么春节期间的该如何健康饮食呢?一是规律饮食,不可暴饮暴食,少吃生冷坚硬、辛辣刺激、熏烤煎炸类食物,尤其不要频繁大量饮酒;二是劳逸结合,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规律作息对于消化道十分重要,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娱乐活动频繁,很容易间接让消化系统受伤;三是既往有肝硬化或溃疡病史的患友春节期间一定不可大意,如发现大便颜色变黑,呕吐咖啡样物,有心慌,出汗,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急腹症,暴饮暴食或者酗酒,都会使胰腺分泌旺盛,肠壁水肿,而胰胆管一时之间无法让大量的胰液快速通过,引流不畅,甚至反流入胰管,就会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

   节日期间,各种美味齐聚餐桌,还需要荤素搭配,限制饮食,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饮酒更要适当,不给胰腺炎机可乘之机。特别是有胰腺炎病史、胆道疾病或结石、体型肥胖或者高脂血症的患者,更应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消化道异物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餐桌上大笑、口中含物说话等都可将异物误吞入食道,卡在食管内成为食管异物,最常见的就是鱼刺、鸡鸭骨头以及红枣核。特别是孩子,当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一旦发生食管异物,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明确诊断对症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危情发生。另外,当出现食管异物时,禁止大口吃菜、吃饭,试图将异物强硬吞咽进去,这只会让异物越刺越深,甚至刺破食管或大血管,带来生命危险。

 

 

 

 

 


上一条:节后养生保健助力身心健康

下一条:冬季当心眼睛“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