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安心律动,封堵未来——房颤卒中预防新选择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

房颤(心房颤动)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急剧上升,而左心耳与房颤的关系极为密切。研究发现,单纯房颤患者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

为什么左心耳是“血栓炸弹”?

当房颤发生时,左心耳会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导致血液在其中淤积,90%以上的血栓由此产生。一旦脱落,可瞬间堵塞脑血管,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轻则偏瘫失语,重则危及生命。

治疗方式

一般在发现左心耳血栓后,首先会想到使用抗凝药物,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虽然这些药物虽能降低卒中风险,但需终身服用,且存在一定副作用。如出血风险高、用药依从性差、禁忌人群多等。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将左心耳封堵术作为卒中高危和有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禁忌证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左心耳封堵术优点

1、阻断血栓源头

通过导管将封堵器植入左心耳开口,封闭“危险区域”,使得术后血栓脱落风险趋近于零。

2、微创手术,恢复快

局部麻醉,穿刺大腿根部血管,无需开胸。手术时长约1-2小时,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3-5天可出院。

3、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

术后45天停用抗凝药,降低出血风险。90%以上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运动(如跑步、游泳),提高生活质量。

适应人群

1、高卒中风险人群:CHA₂DS₂-VASc评分≥2分(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年龄≥75岁)。

2、高出血风险患者:HAS-BLED评分≥3分(如既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

3、抗凝治疗失败者:反复出现出血或血栓事件,无法耐受药物。

4、特殊需求人群:需长期旅行、驾驶或从事高危职业,希望摆脱药物依赖的人群。

手术流程

1、术前评估:通过心脏超声、CT或食道超声排除血栓,测量左心耳形态及大小。

2、微创操作:局部麻醉下穿刺股静脉,导管经房间隔进入左心耳,释放封堵器。

3、术后监测:短期抗凝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5天后复查确认封堵效果。

关于左心耳封堵术的常见疑问

Q1:手术是否安全?

A:全球已开展超百万例,严重并发症率<1%,安全性高于传统开胸手术。

Q2:封堵器会脱落吗?

A:手术采用最新“双保险”设计(锚定裙边+封堵盘),植入后与心脏内壁紧密贴合,脱落率<0.1%。

Q3:术后需要复查吗?

A:术后1个月、6个月、1年需通过超声复查封堵效果,此后每年常规随访即可。

如果已确诊患有房颤,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请尽快到房颤专科门诊进行评估,医生将通过以下方式为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免费筛查:立式心电图机。

2、精准评估:通过CT或食道超声测量左心耳形态、尺寸,排除血栓。

3、一站式服务:从术前咨询到术后康复,由心病科团队全程护航。

襄阳市中医医院房颤中心电话:17771047270

就诊通道:周五上午 心律失常专病门诊

上一条:蛇年说蛇药——中医药里的蛇之谜

下一条:肺病科赴南漳县武安镇安集卫生院开展基层慢阻肺早诊早治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