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溯源

微创手术“零疤痕” 单孔腹腔镜再创手术新高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11 浏览:

中医国粹,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和绵延永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襄阳市中医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应用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一个个疑难杂症逐一攻破。《杏林溯源》栏目带您探索中医奥秘,共话医案医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襄阳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致力于各种复发复杂性肛肠病的临床研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让我们跟随肛肠外科副主任许成,感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肛肠外科疾病的独特优势。

肛肠疾病即发病于肛门直肠段的疾病,有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各类高蛋白高脂肪的精细食物摄入不断增加,再加上经常熬夜、久坐缺乏运动等,这些都是肛肠疾病的诱因。因为对肛肠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部分人发病后,常常会置之不理或者随便用药治疗,错误的认识加上错误地用药,使得很多肛肠病拖延治疗,最后导致病情严重时才不得不去就医,甚至错过了病变的早期治疗时机。

便血不是痔疮 有症状及早就医

65岁的曾先生(化姓)2年前因心脏瓣膜疾病行心脏手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半年前,曾先生出现大便带血,血质颜色鲜红,因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以为是抗凝药物“惹的祸”。在咨询心病科医生后,曾先生试着停用了抗凝药物,停药后便血症状稍有减轻,但仍然有断断续续的便血症状。对健康非常关注的曾先生担心自己患直肠癌,于是在体检时专门做了直肠指检,指检未触及直肠肿物,医生建议使用痔疮膏缓解。在用了一段时间的痔疮膏后,便血症状仍不能缓解,曾先生担心恶变,慕名找到襄阳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许成,在详细了解曾先生的病情并专科检查后,建议其行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结肠镜检查后发现,在距肛门10至15厘米处有一占据肠腔1/3大小、菜花样的肿物,取活检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需要手术切除治疗。

确诊直肠癌 单孔腹腔镜微创不留疤

曾先生基础疾病较多,除了有心脏瓣膜疾病,还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病史。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风险大、愈合时间长。为此,副院长张育葵和肛肠外科副主任许成多学科会诊,多次开展病情讨论、制定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曾先生行微创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利用创伤相对较小的单孔操作达到减小手术创面、减轻痛苦、快速康复的目的。

单孔腹腔镜是在肚脐处作一弧形切口,放入单孔腔镜操作器。术中,副院长张育葵巧妙利用肚脐这个天然疤痕,减少创伤。为避免“筷子效应”的影响,随后,在曾先生右下腹仅开一个大小约10毫米的辅助孔来协助操作,整个手术用时3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经过“美容缝合”,曾先生的肚脐下仅有一长约3厘米的弧形“微笑”伤口。手术愈合后,伤口将与肚脐的天然褶皱完全融合,在腹壁上不会留下疤痕。

中西结合 中医疗法助力快速康复

手术后,在常规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许成结合曾先生的病情,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助力快速康复的中医疗法。术后第一天曾先生暂时无法下床活动,为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双下肢气压治疗,按摩双腿,避免血栓形成。针对术后肛门未排气,为促进肠道蠕动,予中药奄包热敷肚脐处的神阙穴。中药奄包中的吴茱萸入肝经,散寒止痛;丁香、小茴香入肾经,温补肾阳,行气止痛;枳实、木香、砂仁入脾胃经,枳实行气消胀除痞,木香行气止痛,砂仁温中健脾、芳香化湿。肠癌术后重点要关注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中药奄包中的中药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作用,可促进肠道蠕动,消除腹部胀满。

在术后恢复中后期,曾先生出现夜间盗汗,四肢乏力等症状。考虑其大手术后元气耗伤,术后禁食,胃中空虚,阴液暗耗,气血生化乏源,总属气阴两虚之证,遂予八珍汤加减,益气养阴,促进机体康复。八珍汤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当归、地黄、白芍养血补血;麦冬滋养胃阴;山药平补肺、脾、肾三脏,补益的同时不会引起上火。黄芪、防风、白术组成的中成药叫玉屏风散,可以固表止汗,针对术后气虚大有助益。全方益气养阴,补而不滞,徐徐图之,避免了虚不受补的难点。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曾先生饮食、睡眠正常,排便良好,没有便血症状,身体快速康复并顺利出院。

许成介绍,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要在腹壁上做4至5个穿刺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成为主流。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完成了从“微创”到“无痕”的跨越,最大程度降低外科手术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既符合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也为今后开展肛肠道类疾病奠定基础,标志肛肠外科迈上微创外科新高度。肛肠外科团队将持续创新发展,探索肛肠疾病诊治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提高肛肠外科学术研究和诊治水平,让襄阳市肛肠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前沿、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周海峰)

肛肠外科简介

肛肠外科是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技术协作中心。科室开放床位58张,医护人员共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医学硕士6名,主任护师1名。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便秘专病门诊、小儿肛肠专病门诊、造口护理门诊、肠镜中心、盆底中心、中医综合治疗室等。肠镜中心配置3套宾得电子结肠镜系统、1套富士电子结肠镜系统等6条结肠镜;盆底中心配置生物反馈治疗仪、磁电治疗仪、肛门直肠测压仪等专科设备。

科室业务范围主要包括:1、传统肛肠疾病,常规开展痔、瘘、裂微创及传统手术。2、大肠癌。3、炎症性肠病的内外科治疗。4、顽固性便秘的内外科治疗。5、肠镜诊断及微创手术,包括EMR手术、ESD手术、肠道支架植入术等。6、小儿肛肠疾病,包括先天性的肛门闭锁、直肠阴道瘘、婴幼儿痔瘘等。现已成为襄阳地区唯一全面开展小儿肛肠疾病诊疗的肛肠专科。7、在襄阳地区率先成立的盆底诊疗中心,可对因盆底功能障碍出现的便秘、大便失禁、盆底痛、尿失禁等患者提供检查和治疗。科室自行研制的坐浴粉、消肿止痛洗剂等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及术后康复,成为肛肠科的独特疗法。

上一条:传统医学遇上现代技术 中医体检开启“治未病”健康大门

下一条:胆道冷却灌注联合热消融 成功治疗第一肝门处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