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明日立秋】立秋暑未尽,“秋老虎”需要防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06 浏览:

 8月7日是农历六月十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白天仍旧热浪袭人。因为立秋之时,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立秋之时天气仍很闷热,防暑降温仍将继续。

襄阳市中医医院健康体检部主任李宝华提醒,“秋老虎”属温燥,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可出现皮肤干燥、眼干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症状。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仍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李宝华主任(左二)(资料图片)

 李宝华介绍,立秋不一定是真正秋天的到来,它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早晚温度将逐渐拉大。入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注意不当,即可发生腹泻,婴幼儿此时候为腹泻的易感人群。“立秋”后温热潮湿的天气为蚊子的孳生提供了适宜条件,因而成为蚊虫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乙型脑炎等。

立秋后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因秋天应肺,故饮食上应多食酸,少食辛。这是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宜收不宜散,所以立秋后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果蔬,如橘子、柠檬等,还要避寒凉。

李主任介绍,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仍然暑气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如绿豆汤、莲子粥等。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可适当吃肉食,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潘斌斌)

上一条: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

下一条:冲鸭!等级评审,我们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