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朝霞连续工作不下一线。“疫情不退,我不休息,我要和我的护士们并肩作战。”刘朝霞边走边说,略带沙哑的声音刚劲有力,并迅速换好工衣,直奔防控一线,不知道下班时间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接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知后,1月22日出台疫情防控方案。拟成立“感染性疾病科”。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襄阳市中医医院惠民院区隔离病房组建。刘朝霞调配护理人员,组织紧急培训,交代防护措施……
1月24日(大年三十),刘朝霞似乎忘记了是个团聚的日子。除了惠民院区的各种工作安排,还紧急支援2名护士前往市传染病院。同时,发热门诊的各种调配,刘朝霞打了不下50多个电话。“我的护士们去前线,防护物资、防护措施要保障到位”。刘朝霞把每个重点环节都细细梳理,包括一线护士的生活安排,她都想到、做到了。当晚,惠民院区隔离病房开始收治病人。
▲护理部主任刘朝霞(右)
随着疫情的进展,惠民院区隔离病房床位紧张。医院果断启动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1月30日,决定将皮肤科、针灸科、眼科病区改造为隔离病房。
刘朝霞现场接到指令,就像战士接到了冲锋的号角,又赶紧奔向三个科室。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协调总务科进行环境改造;召集感控办合理布局;联系设备科筹备物资;协调食堂安排工作餐;组织人员开展防护培训;整理病区,搭建隔离病区框架,布置防护服、防护眼罩、N95医用口罩等防护设备……1月31日凌晨,三科室改造完成。24小时收治病人,同事们惊叹,“这是火神山、雷神山的速度”。
随后,刘朝霞和同事们又一起完成了医院多处隔离病区改造,提高科室防护级别,积极为患者提供救治,为医院实现“集中救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场疫情的突然而至,并发生在春节期间,导致防护物资配备紧张。刘朝霞临危受命,担起了一线防护物资的“管家婆”的重担。
“管家婆”并不好当,刘朝霞既要协调设备科保障一线物资供应,又要符合严格的感控要求,还要顾全一线护士的公休安排、食宿情况。方方面面,事无巨细。
刘朝霞从自身做起,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不戴N95口罩;穿护士服,不浪费一件防护服。“作为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防护知识,我可以做好自身防护。N95口罩、防护服等一线急需的物资必须保障送到他们手中,让我的护士们安心在一线工作。”刘朝霞说道。
为了保障一线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刘朝霞实行弹性排班,改日常的三班倒为四班倒,一天一班6个小时,同时对护士的工休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保证了收治病人的及时救治,也使护士的身体能够得到充分休息。
面对疫情,医院多名护士纷纷请战。刘朝霞向全体出征护士许下承诺:“我的手机24小时畅通,有什么情况,你们可以随时拨打我的电话”。刘朝霞的承诺让出征的护士们热泪盈眶。“主任对我们护士太好了,我们一定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护士刘莉娟说。
有一名护士出现不适症状,非常害怕。她想起刘朝霞主任的承诺,凌晨5点多钟,试着拨打了刘主任的电话。“喂——”。当刘朝霞的声音从耳边传出,这名护士顿时放声大哭。刘朝霞赶紧说:“有我在,别怕”。随后刘朝霞从护士的断断续续的哭泣之声了解情况,并交代具体的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嘱咐她注意观察,不要紧张。这名护士渐渐平复了情绪。此时,已是东方发白,刘朝霞起床,投入新一天的战斗。
关爱并没有因凌晨的电话而结束。此后的每一天,刘朝霞都要询问这名护士的体温、生活等情况。这名护士感动地说:“刘主任就是我的亲人,知心大姐姐”。
在刘朝霞和一线护士们工作的同时,社会各界爱心源源不断。当医院收到捐赠的一批自热食品,刘朝霞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护士。她积极与院领导协调,并和院领导一起,隔三差五地将食品和新鲜的水果送到一线护士手中,为她们加油打气。
“是你告诉我,什么是逆流而上?生与死的考验,彰显大爱的光芒。”刘朝霞和她的护士兄弟姐妹们仍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上并肩作战,逆流而上,恪守白衣天使的信仰,为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郑重践诺。(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