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护理团队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医生,完成发热病人的登记、预检分诊、会诊,给病人采血、咽拭子检查、输液、治疗、心理疏导及患者后续分流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需要近距离接触病人,甚至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不但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程序复杂,而且要求所有的登记、排查及治疗工作都精准无误,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异常信息,不放走任何一个疑似病人。
杨红梅作为急诊部和发热门诊的护士长,职责所在,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熟悉发热患者的救治流程,杨红梅一马当先,把自己关在发热门诊连续奋战十天,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关。

▲登记患者信息
1月29日,襄阳市中医医院普泌外护士长周海莺临危受命,驰援发热门诊一线,并作为发热门诊临时负责人,接过杨红梅手中的发热门诊“旗帜”,负责发热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期间,医院隔离病区医护换防,发热门诊医生换防,发热门诊抗疫护理团队连续一个月始终坚守在疫情一线。
周海莺和陆续参加支援的筋伤科副护士长高琼,急诊部护士张继红、张再勤,门诊手术室护士焦静、筋伤推拿科护士曹杨组成了发热门诊6人小分队,由于人手不够,6人只能两班倒,即3个人一组,开启早中,中早的连续上班模式。即便是连续作战,但每当患者多的时候,还是常常下不了班,最忙的时候,每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但这支6人小分队以超乎寻常的战斗力及耐力每天上班,连续工作了近一个星期。

面对疫情,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流程,以及逐渐增加的病人和超负荷的工作量,包括组长周海莺和高琼在内的6人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但她们全都选择了咬紧牙关,默默坚持坚守。为了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周海莺和高琼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梳理制定了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并给予实施,包括穿脱防护服流程、班次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标本采收流程、病人转运交接流程等,确保各岗位工作安全快捷有效。
随后,妇产科护士长罗芳、急诊部护士冯泽锐、皮肤科护士李洁及筋伤推拿科护士何灿再次加入,人员的壮大,使之前一直不能休息的护理团队终于可以正常休整休息了,而这也标志着,这支上至70后,下至90后的发热门诊抗疫护理团队正式组建。
对于发热患者的排查,其中有一项需要抽血化验,而在厚重的防护装备及护目镜的包裹下,穿刺采血比平时要困难的多,特别是小孩,血管细,又不停地哭闹,难度更大,为了一次穿刺成功,这个团队要承受着比平时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工作期间,护理团队不但承担了诊疗任务,还时刻帮助患者解决后顾之忧,一位患者因放不下有残疾的儿子一个人在家,带着儿子看病,随后,患者被作为疑似病人留观,但同来的儿子却无法安置。为此,患者非常焦虑、无助,不配合留观,周海莺和焦静主动与执勤特警、患者所属社区居委会及医院120联系,使其儿子得到妥善安置,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此外,还有许多患者到发热门诊非常恐慌,其中,有一位女患者到发热门诊后情绪激动,恐慌流泪,不配合诊治,当班的罗芳不惧危险,面对面与患者交谈,反复劝说,耐心安抚,积极疏导,直到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检查,并最终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让患者非常感激。

在疫情面前,这支发热门诊抗疫护理团队,以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在一起,不辱使命,勇挑重担,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发热门诊患者的排查诊治,顺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对患者的安全分流。以青春,以梦想,以顽强拼搏,以铁血担当,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此次抗疫的经历也必将成为她们这一生最珍贵的、永不磨灭的青春回忆。(魏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