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高致死率的疾病,而秋冬季,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秋冬季,脑出血发病占70%,因此在这个季节应当在生活中适当注意。
脑溢血又名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
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康复)科主任方之勇介绍,脑溢血的发生往往非常突然,尤其在脑出血的高发季节--秋冬季。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脑出血具有高风险和高死亡率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只有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才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手段,而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脑出血以下7个前兆。
一是血压明显升高。出现眩晕,站立不稳,当脑膜被刺激,极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二是面部、手指麻木。部分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会有身体一侧麻木,或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手指的麻木以无名指最为明显。
三是近期反复流鼻血。高血压患者如果最近经常流鼻血,要提高警惕,这除了是上火还可能是脑溢血的先兆。
四是吐字含糊不清。吐字含糊不清或提示血压波动或脑功能出现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五是头晕伴有头痛。头痛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增高时,疼痛可蔓延至整个头部,头晕与头痛同时发作,短暂出现一次或反复出现或加重。
六是嗜睡喜欢打哈欠。脑出血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低氧血症,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出现白天嗜睡和频繁打哈欠的症状。
七是眼前发黑,视野短暂缺损。大脑中的血流减少或流过视网膜的微小血块容易导致同侧动脉或眼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患者出现眼睛视觉障碍的症状。患者会突然看不清事物或看到的事物不完整,感觉看到的事物模糊有重影,并且经常需要几分钟才能恢复正常。
方主任提醒,脑出血的发生总是不可预测的,通常起病急,治疗时间短。当患者疑似出现脑出血时,第一时间拨打120。其次,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及空气流通;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潘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