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阳市中医医院为一名长期咀嚼槟榔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完成手术治疗,术中成功切除纤维条索,创面用带蒂颊脂垫修复,帮助修复口内黏膜,保留了患者的吞咽及咀嚼功能。
35岁的高先生(化姓)两年前出现口腔溃烂,伴有嘴巴张不大,一直以为是普通口腔溃疡,没有在意。两年之后,口腔溃烂疼痛没有好转,嘴巴张不大反而加重,随即来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就诊。
医生通过问诊得知,患者曾有咀嚼槟榔史。经过检查发现,口内见黏膜有灰白色病损,触及黏膜下层硬纤维条索,组织弹性降低,黏膜硬化,呈板块状,口腔内有灼烧感,进食刺激食物时明显,张口受限,张口度不足二横指,吞咽困难,遂确诊高先生患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以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发展迅速,口腔科副主任徐国勇为高先生做了术前检查,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制订详细手术方案。术中在病变区域做切口,暴露纤维化组织,使用高频电刀切除纤维化组织,保护正常黏膜和深层结构,松解紧缩的黏膜,恢复口腔活动度,使用生物材料和自体组织移植覆盖创面,促进愈合,作精细缝合创面,减少术后瘢痕形成。手术经过3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可像正常人一样张口、咀嚼、吞咽。
该科副主任徐国勇介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并不少见,多数是由于长期咀嚼槟榔,从而慢性刺激导致。这类口腔黏膜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引起重视。在临床上不少患者是因口腔内出现无法消除的白色条纹和斑块,或是嘴巴张口程度低以及溃疡、疼痛等症状后,才决定到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常规情况下,口腔黏膜疾病去除刺激因素后,病损可减轻甚至基本消退,若症状依旧存在,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素材提供:徐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