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深远。其发病与风、火、痰、湿、瘀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脑卒中患者根据其症状、体征、舌脉情况,分为肝阳上亢、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等证型,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助于平衡体内阴阳,调和气血,从而促进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原则
1.顺应季节变化:饮食应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如春季宜食清淡平和之品,夏季可稍增清凉之品,秋季宜润燥养阴,冬季宜温补阳气。
2.五味调和:饮食应注重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均衡搭配,避免偏嗜某一味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衡。《黄帝内经》里提到“多食咸,脉凝泣而变色”“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吃太多的咸味,则使血脉凝塞不通畅,吃太多的肥甘厚味,容易生湿助热,引发疔疮、肥胖,甚至糖尿病等,所以饮食上不可太过偏嗜。
3.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鱼、鸡蛋、瘦肉等,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及粗粮的摄入,以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并预防便秘。
4.饮食有节:“饱食生众疾,不饥则可”。避免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合理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中医推荐的脑卒中患者食材
平肝熄风类
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的功效。
钩藤:可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化痰祛瘀类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滋补肝肾类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黑芝麻:补肝肾、润肠燥。
健脾养血类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莲子:养心安神、健脾止泻。
中医饮食调理建议
肝阳上亢型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等。饮食宜清淡,可选用天麻、钩藤、绿豆、菠菜、冬瓜等食材进行调理。
风痰阻络型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语言謇涩等。饮食宜温化痰湿,可选用陈皮、半夏、黑豆、藕、香菇等食材。
气虚血瘀型症状表现为乏力气短、面色萎黄等。饮食宜补气养血,可选用红枣、枸杞子、莲子、木耳等食材。
中医饮食调理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遵循中医理念进行饮食调理,有助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促进康复。同时,患者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共同促进康复。(程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