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5岁的张女士(化姓)食用野生蘑菇2小时后,自觉头面部及周身麻木并频繁恶心呕吐,由家人紧急送往襄阳市中医医院。
来院后,急诊医生了解到张女士有自行采摘并食用野生蘑菇的经历,结合其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野生蘑菇中毒”。考虑到野生蘑菇中毒可能引发肝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急诊团队迅速启动中毒应急救治流程,通过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与电解质失衡,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动态评估病情变化。经紧急救治后,张女士不适症状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未出现中毒迟发反应。
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成洪表示蘑菇虽味道鲜美,但误食毒蘑菇可能危及生命。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毒性极难凭肉眼辨别。中毒后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剧烈胃肠道反应,重则会导致肝、肾等器官严重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避免采摘和食用任何野生蘑菇,尤其要警惕形态、气味、颜色等异常的品种。若有多人共同进食野生蘑菇,一旦其中有人出现中毒症状,所有同食者都应及时就医,不可心存侥幸心理拖延治疗。
为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洪提醒:
1.坚决不随意采摘。严禁前往山间、林地采摘不明种类的野生菌,不轻易相信非专业人士提供的“辨别方法”,从源头杜绝接触有毒野生菌的可能。
2.坚决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菌。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采购菌菇类食材时,需选择正规商家售卖的、可明确辨识的常见食用菌(如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对无法确认品种、来源的野生菌,坚决不购买。
3.坚决不食用未知野生菌。家庭用餐、朋友聚餐、户外野餐等场景中,不食用任何未经确认安全性的野生菌,不轻易尝试“野生菌特色餐”。若发现餐饮单位提供来源不明的野生菌菜品,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4.牢记中毒应急处置措施。若不慎误食野生菌并出现身体不适,如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症状,需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在患者意识清醒状态下),尽快携带剩余菌菇样本前往最近的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医生食用野生菌的情况,为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切勿拖延病情或自行用药,避免错过救治时机。(卢成成 魏云凯 陈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