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溯源

绿色肿瘤疗法为肺鳞癌晚期患者创造生机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10 浏览:

D10C


中医国粹,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和绵延永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襄阳市中医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应用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一个个疑难杂症逐一攻破。《杏林溯源》栏目带您探索中医奥秘,共话医案医理。

今天让我们跟随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主任付烊及治疗团队,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独特疗法及中医参与治疗肿瘤的特色优势。

前言

患者李伯伯(化姓)确诊为左肺鳞癌晚期,因身体原因,失去手术机会,不适合靶向治疗,并且无论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都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无奈之下,李伯伯放弃治疗。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主任付烊带领团队不放弃、不抛弃,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低毒、可持续、规范化的肿瘤绿色治疗模式,竭尽全力为患者创造放疗条件,实现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突降噩耗,辗转省城求医被告不治

2021年4月,刚刚退休不久的李伯伯在跟棋友象棋对弈时突然出现咳血,李伯伯以为只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毛病犯了,休息一下可能会好转。结果4月7日晚上,李伯伯突然大量咳血,家人将其送至医院,CT检查后发现左肺肺门有一个将近6公分的肿块,阻塞了支气管,导致部分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左侧胸腔积液,同时肿块已经侵犯到周围的纵膈、右下肺动、静脉等大血管,随时会因大出血而有生命危险。

病情危急,经过一夜的抢救,血终于止住了。隔日给李伯伯做纤支镜时发现,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已经被肿块完全堵死,经过病理活检最后确诊为肺鳞癌晚期,已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

突降的噩耗让一家人措手不及,刚刚享受退休生活,能吃能喝能睡不疼不痒的,只是咳血而已,怎么就癌症晚期了?一家人如何也接受不了,又带着李伯伯去了某大医院确诊,然而,检查后还是肺鳞癌晚期,同时还被告知,不能手术切除,也不适合分子靶向治疗,化疗有效率比较低,加上李伯伯长年患有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肿瘤侵犯大血管,做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都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希望破灭自我放弃,偏方支撑终无效

盘算下来,几乎所有的治疗方式都被否定。“有病治不了、不好治”的现状让李伯伯最后的希望破灭,在了解情况后,无奈选择放弃治疗,回农村老家休养。回到老家,心有不甘的李伯伯找来所谓的民间“偏方、秘方、验方”服用,与肿瘤做最后的对抗。

喝了“偏方、秘方、验方”后李伯伯病情没有出现预想到的神奇效果,相反,李伯伯的身体更差了,反复出现咳血、胸闷,也都在镇上卫生院对症治疗。但随着咳血、胸闷症状发作渐频繁,在镇卫生院的治疗也越来越不理想,李伯伯在心理及身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痛苦。

2021年6月10日,李伯伯劳累后再次胸闷、心慌、气喘发作,并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下降。女儿不忍心看着他苦熬痛苦,决定试试中医,多方打听后,将李伯伯送到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

柳暗花明,中西医结合肿瘤绿色疗法添生机

在该院肿瘤·血液病科,科主任付烊及诊疗团队详细检查及评估后,给李伯伯制定了中西医结合肿瘤绿色治疗模式,经过西药对症以及“中药内服+中医外治”后,李伯伯不适症状迅速缓解,咳血胸闷气喘发作越来越少,甚至能跟老朋友们一起下下棋、散散步了。

2021年9月4日,李伯伯来医院CT复查发现,阻塞性炎症大部吸收、左侧胸水基本吸收,肿瘤稳定。此时,李伯伯身体状况已经逐渐好转,心肺功能也有改善,在付烊主任以及团队康朔麟、王翔宇医生的鼓励下,李伯伯决定尝试一下放疗。

2021年9月7日,李伯伯开始接受为期33次胸部放疗,中间一直坚持口服中药,并配合拔罐、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增效减毒,并顺利完成放疗。尽管如此,放疗结束后6周,李伯伯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放射性肺炎,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炎症终于得到控制,后续一直坚持中药汤剂调理。

2022年5月12日李伯伯与女儿再次来到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门诊复查CT,发现放射性肺炎逐渐消散,肺部肿瘤依然处于稳定状态,这让包括李伯伯在内的一家感到重获希望。

虽然肿瘤仍在,但瘤体局部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变小,“带瘤生存”的李伯伯甚至在街道搭了个修自行车的小摊位,挣点零用钱,没事的时候就跟街坊邻居聊天、下棋,再次回归到之前平静的退休生活。

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主任付烊提示:李伯伯的治疗经历告诉我们,确诊肿瘤中晚期不是下“死亡通知书”,规范治疗后带瘤生存也是一种选择。“带瘤生存”是指患者经过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消失,瘤体局部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独立工作和生活;换言之,就是机体治疗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静止”“休眠”,患者处于临床治愈的健康状态。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长期带瘤生存。



肿瘤·血液病科简介


肿瘤·血液病科成立于2003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的肿瘤绿色治疗基地、全国名老中医朱学明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三峡大学肿瘤研究所,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绿色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湖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全国难治性癌痛治疗示范基地,是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湖北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襄阳市抗癌协会及血液病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是襄阳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主委单位,是以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肿瘤及血液疾病的特色专科。

科室配备有直线加速器、微波消融机、冷消融机、体内伽玛刀、高频热疗机、毫米波、短波、热灌注等肿瘤治疗设备,能开展恶性肿瘤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肿瘤微创治疗(介入+消融+粒子),PICC置管,输液港,体外高频热疗等一系列技术。

科室运用中医药配合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等能增效减毒,对肺癌、肝癌、食管胃肠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癌等疗效明显。开展绿色肿瘤治疗模式,以中医治疗(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联合微创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使肿瘤治疗创伤小,可持续,可重复,尤其适合年老体弱、失去手术机会患者。科室通过十余种中医适宜技术、PCA、微创介入等治疗手段,治疗各种轻中重度癌痛,能增加镇痛效果,减少止痛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还运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恶性肿瘤压迫下肢水肿、脐疗治疗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便秘及骨髓抑制。研制的十余种自制中药在临床运用多年,并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能改善患者乏力纳差等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深受患者欢迎。

上一条:中医综合规范化诊疗 让“面瘫”患者重露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