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国粹,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和绵延永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襄阳市中医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应用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一个个疑难杂症逐一攻破。《杏林溯源》栏目带您探索中医奥秘,共话医案医理。
今天,我们将跟随襄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鄢燕,一起了解周围性面瘫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不规范诊疗 小病拖成“大病”
40岁的张先生(化姓)平时工作特别忙,今年1月1日开始,他的左耳后部出现疼痛,当时没有太多在意。1月2日早上,他在洗漱时突然发现自己左眼闭合不利索,刷牙时左边嘴角漏水,嘴巴包不住水。因为工作忙,他就到附近的诊所先看看,诊所医生诊断为面瘫,并为其治疗。
然而,在坚持了1个半月的药物及针刺治疗后,张先生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后来,他又更换了好几处诊所,医生都说他的面瘫属于“难治性面瘫”,一般要治疗3个月后才能见到效果。他又坚持了3个月的治疗,仍未有起色。
此时,热心的邻居告诉张先生,在某地一个诊所贴膏药治面瘫疗效果比较好,他患面瘫时就是贴膏药治疗好的。张先生赶紧驱车前往该处贴膏药,这一贴又是2个月过去了,面瘫不但没有治好,症状反倒更严重了:他的左眼依旧闭不拢,同时左眼明显变小,吃饭时还不停地流眼泪;左眼周围的肌肉紧张,左鼻唇沟较健侧反而加深了;左脸的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病情久治不愈,加上症状还逐步加重,张先生的情绪慢慢变得焦虑,睡眠质量变差,已经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治病先调神 在中医特色诊疗中窥见希望
痛苦不堪的张先生打听到襄阳市中医医院针灸治疗面瘫效果不错,他就抱着最后的希望慕名找到该科主任鄢燕寻求治疗。鄢主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检查后告知张先生,因为病情拖延的时间太长,他已经处于面瘫后遗症期,属于“难治性面瘫”了,但不要灰心,仍然有治好的希望。
鄢燕介绍,中医认为面瘫是因人体卫气虚弱,风邪趁虚入络,痹阻不通,面部失于濡养,故见口角歪斜、眼睛不能闭合、迎风流泪。而大多数面瘫患者在发病前,都有头面部受风受凉的经历,适逢身体劳累、虚弱,就很容易在夜间感受风寒,诱发面瘫。
鄢主任说,面瘫一般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即发病的初期,面神经处于急性炎症期,以面神经的缺血、水肿为特征,持续1-2周不等。中医以祛风通络为主,通过控制炎症、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以避免神经损伤。急性期是治疗面瘫的黄金期,神经损伤的程度直接影响病情的预后和恢复的速度。
鄢主任耐心地为张先生讲解面瘫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并针对张先生当前焦虑失眠的症状,为张先生开具一份安神的针灸治疗处方。经过治疗后,张先生当晚睡的特别香,性情也变得温和了许多,第二天,他又信心满满的来到针灸科继续治疗。
中医综合规范化诊疗 让患者重露欢颜
鄢主任告知张先生,难治性面瘫多由于失治迁延日久,面部筋脉长期失于气血濡养而弛缓不用,或者因为正气不足、素体脾胃虚弱所致气血生化不足,或者因为阴虚风动,或者因为邪气入深,津液不行,壅遏为痰,痰瘀搏结,缠绵难愈,形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顽疾。张先生的症状属于面瘫气虚血瘀证,建议张先生进行中医综合治疗,以帮助其缩短治疗疗程,并继续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
鄢主任为张先生制定一套不同阶段治疗面瘫的中医处方,第一疗程(14天):每日针刺加艾灸、面部药物罐治疗,隔日放血治疗,配合口服中药,改善其久病必虚、久病必留瘀的症状;第二疗程(14天):隔日针刺加艾灸、面部药物罐治疗、中药热敷、刮痧治疗,且每四天进行一次热敏脐姜灸,配合口服中药,通过补虚泻实的手段,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第三疗程(14天):据患者症状选择针灸、热敷、药物罐等治疗,以达到改善眼部及口部局部症状的效果。张先生对治疗方案表示认可,并积极配合治疗。
在完成上述疗程后,张先生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期偶尔进行针灸理疗。1个月后,张先生逐渐康复,生活工作恢复正常,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襄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将中医综合规范化治疗与针对患者本人的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充分运用到疾病的治疗中,不仅为临床诊疗拓宽了思路,弘扬了中医优势及特色,也为更好地为服务人民群众有积极促进作用。
针灸科简介

针灸科成立于1957年建院初始,是医院颇具中医传统诊疗特色的科室,也是集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针灸科室,目前设有针灸门诊和针灸病房,科室有中医医师14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
目前有“岐黄学者王华教授工作站”“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工作室”“精神心理诊疗室”“肥胖门诊”等工作室,为面瘫、中风、风湿痹痛、颈肩腰腿痛、肥胖、失眠、情志病、神经相关性疾病患者提供很好的诊疗手段,取得良好的效果。
科室始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全面发挥针灸学理论特色,将中医中药与针灸理论结合,立足临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优势病种及常见病的诊疗方案,提高疑难病的治疗水平,提升中医中药综合诊疗的手段,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