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中医辨证施治“阻击”小儿流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0 浏览: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近日,家住樊城的8岁女童果果(化名)就不幸“中招”,果果在咳嗽两天后突然发烧39.5℃,家人急忙将她带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

儿科副主任刘正茂接诊果果,通过询问病史发现,果果在起病前跟另一咳嗽的同学在一起玩耍过,于是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查血结果提示病毒感染,中医辨证观察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结合其有流感病例接触史,诊断果果为流行性感冒,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配合中药口服治疗,三天后症状消失。

刘正茂介绍,自去年12月份以来,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明显增多,病人多数以流感为主。本次流感主要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伴畏寒、寒战,咳嗽,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呕吐,治疗不及时,可出现重症肺炎、惊厥、心肌炎、中耳炎等症状。

中医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因其易于入里化热、传染性强,亦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儿科结合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指南及隆中名医刘素文工作室临床诊治经验,认为此次流行性感冒主要为三种症型。一为风热犯卫证,该症主要以突发高热、头身痛、咽痛、流浊涕为主,治疗可采用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湿遏卫气证,主要以发热、头身困重、发力、恶心呕吐为主,治疗可采用藿香、半夏、茯苓、淡豆豉等芳香化湿、解表清热;热毒袭肺证,该症主要以高热、咳嗽频繁、咳痰、咽痛、面赤唇红为主,治疗可采用麻黄、杏仁、石膏、金银花、淡竹叶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刘正茂认为,对于阻击流感,预防是关键。首先,常规预防手段包括勤洗手、带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接种流感疫苗等。此外,中医在流感预防上有较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以采取提高人体“正气”的方法来预防流感,目前医院的中药代茶饮(大青叶、芦根、陈皮、防风、连翘、黄芪等)可以扶正驱邪、中药香囊(薄荷、菊花、荆芥、苍术、辛夷等)可芳香化浊、避秽解毒,使人气血流畅、脏腑安和,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流感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干预,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建议家长在家随时观察,一旦孩子出现咳嗽、腹痛、发热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避免延误病情。(王怡然)

上一条:创新赋能·襄阳市中医医院举办2024年度职能科室优秀创新管理项目评比活动

下一条:改造就医环境,提升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