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5岁的周先生(化姓)因目黄、皮肤黄染、尿黄2周来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首诊医师根据周先生描述情况立刻意识到周先生肝功能可能出现了异常,随后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周先生总胆红素高达238.6μmol/L,数值是正常值的10倍以上,同时转氨酶也超出正常值20倍,病情严重,需马上住院治疗。肝病科主任王飞接诊后,经详细询问了解到周先生既往有类似黄疸肝炎发病史,经治疗后好转,但是病因不详。而此次病情来势更为凶猛,除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外,还出现了恶心呕吐、腹胀便溏等肝衰竭趁势。
鉴于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王飞立即为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西医治疗方面,采取“三线作战”策略:首先实施护肝抗炎治疗,快速降低体内的转氨酶,修复受损肝细胞;随后进行人工肝支持,清除体内胆红素等毒素,为肝脏减负;最后开展免疫调节治疗,减轻肝脏炎症损伤,遏制病情恶化。中医方面则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口服中药汤剂,以中医经典方剂“茵陈蒿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再通过中医外治技术耳穴压豆,达到疏肝利胆、健脾祛湿的效果,同时配合科室自拟的疏肝活血方外用,将红花、没药等活血行气药物打粉后外贴于肝经上的穴位,进一步加强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此外运用肝病治疗仪,将电极片贴于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通过释放电脉冲信号,起到疏肝健脾、改善肝脏微循环、调节免疫状态的作用。
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周先生病情得到改善,黄疸指数直线下降,总胆红素从入院时的238.6μmol/L降至51.9μmol/L,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也明显缓解。后期,周先生肝功能好转后再次入院,完善肝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周先生仍在继续治疗中。
王飞表示,自身免疫性肝炎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男性发病率相对较少,而首发以肝衰竭表现的就更少,临床上容易误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容易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如果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就可以有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科室建立了出院后长期随访体系,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动态调整中药方案,以巩固治疗效果。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为更多疑难复杂肝病患者提供精准、温暖、高效的医疗服务。(刘元宣)